2015年02月07日08:39 法制网-法制日报
□本报记者梁士斌
督查组督查的第二站是淮北市。
临来淮北之前,督查组对上访人梁某反映的问题心里没底,但全组还是事先做了充分准备,把该想到的主要问题都列了出来,做到有的放矢。
2014年2月24日,上访人梁某通过网上投诉,反映淮北市政府因隋唐大运河古镇项目工程征收位于该市五马路南、长山路东的土地,在未与群众达成拆迁补偿协议的情况下,相山区任圩街道办事处拆迁办于2014年2月15日,暴力强拆群众房屋,砸伤百姓,要求追究干部责任,还其家园,解决他们的居住困难。
据了解,这个项目是淮北市委、市政府顺应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需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总投资20多亿元。该项目共征收任圩街道南湖、李桥社区土地943.875亩,主要是集体农用地,涉及10个居民组477户。
征收这么大面积的土地,在安徽并不多见。
在进入市里之前,督查组一行首先到项目工地现场查看。该项目的两块地一块地已经推平,一块正在施工。
这么大一个建设项目,督查组首先要搞清楚的是其审批手续是否合法。
第二天上午,督查组向当地相关部门提出了诸如集体建设用地转为国有用地有没有省政府正式批文、是否符合城市用地规划、有没有进行征收土地及补偿安置方案公告等关键问题,并要求提供文件材料。
督查组组长明确要求当地有关部门,中午加班,也要在下午提交相关材料。
在督查组一连串的问题追问下,当地有关部门将厚厚的一摞材料放在了督查组面前。
经过仔细审阅比对,督查组核实,2013年12月,该土地已经安徽省政府批复转为国有建设用地,进行了“两公告、一登记”。淮北安兴古镇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已通过公开挂牌出让方式竞得了一期523.71亩用于项目建设。
2014年9月,淮北市发改委先后下发了《关于同意隋唐运河古镇运河古镇项目备案的通知》、《关于同意隋唐运河古镇运河人家项目备案的通知》、《关于同意隋唐运河古镇运河大观园项目备案的通知》,其中运河古镇项目占地280.64亩,运河人家项目199.54亩(住宅小区),运河大观园项目52.5亩(商业综合体)。2014年12月1日,淮北市规划局颁发了该项目的《建设用规划许可证》。
至于上访人多次反映暴力强拆的问题,难道其中真有问题?督查组经调查核实,2006年前后,承包该土地的部分群众搭建了蔬菜大棚、养殖场等,地上附着物包括简易房、温室大棚、猪舍等59类,后有部分群众将简易房出租给他人居住,当地政府未及时处理。
2014年,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当地政府依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安徽省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给予土地补偿每亩44800元(含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按照《关于淮北市市辖区被征收土地上房屋其他附着物及青苗补偿标准的通知》,对地上附着物给予了补偿。梁某家被征地1.51亩,土地补偿款为68006.4元;地上附着物补偿为378288.8元,共涉及简易楼板房46.24平方米(每平方米补偿380元)、砖石墙木板房1284.78平方米(每平方米补偿280元)、彩钢瓦棚8.16平方米(每平方米补偿120元),均未办理相关手续。但梁某等人认为补偿标准低,未签订协议,也未领取补偿款,补偿费目前由居民组长保管。
“您今年多大岁数啦?”
“66岁。”
信访人梁某的婆婆张某在接受督查组约谈时,神情略有紧张,不时还喘着粗气。当地信访部门工作人员给她端杯开水,喝了口水后,稍有缓和。
“盖了几间房?房子盖了多长时间?”
“6间房,盖了十年了。”
“一间房能租多少钱?”
“不知道。”
“有人打你吗?”
“当时有两个人站在我旁边,我突然晕倒被送到医院。”
为了核实砸伤群众事实,督查组约谈了胡某会。
见到胡某会时,他一瘸一拐,手里提着医院病历。
“征地政策知道吗?”
“开始不知道,房子被扒后才知道。”
“你知道在耕地上盖房是违法的吗?”
“不知道。”
“房子盖了几年了?一共几间房?”
“盖了七八年了,一共20间。”
“你的脚怎么伤的?”
“听说要征地拆迁,我火急火燎地赶回家,在进入未完全拆除的建筑物取物品时被东西砸伤了。”所在社区为其送去医疗费。
2014年12月26日,梁某的婆婆张某就非法强拆问题以相山区人民政府为被告向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目前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已经受理。
对违法建筑要加强监管及时查处
记者手记
督查组在督查此案时,主要是严查项目审批是否履行相关手续,以及补偿是否到位。通过大量细致扎实的工作,发现把集体农用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履行了相关报批审批程序,并且通过了招拍挂、公告、发土地证等程序,排除了当初对这个项目审批环节诸多的质疑。
然而,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土地使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显现出来。
该项目地处城乡接合部,政府征用前,当地群众未办理任何相关手续,私搭乱建,影响了城市环境。
少数群众盖的违章建筑长期存在,有的已存在七八年,甚至十年,相关部门的查处工作没有跟上,在群众心目中,变成为“合理合法的”。
督查组在提出建议时,指出由于监管不到位,违章建筑长期存在且多年无人管,致使违章现象蔓延。因此,要加大对违章建筑的查处力度,以使矛盾解决在萌芽阶段。
对于违章建筑,督查组认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另一个问题就是强拆。这也是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此案涉及在土地征收过程中,由于对少数群众政策法规解释不深入、不到位,为了赶工程进度,没有履行相关法律程序即动用行政手段强行拆除地上附着物。
针对督查组督查的问题,相山区政府研究形成了整改措施。一是妥善解决梁某等户的遗留问题,区、街道、社区三级成立解决遗留问题领导小组,由区领导包案,抽调区法制、信访、国土、征收等部门参加,区直部门和社区人员分别包户,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争取尽快化解。二是加强对违法违规建设的监管和查处力度。组织国土、城建、市容等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对违法建设行为做到及时发现,坚决查处,切实规范土地管理秩序。
相关职能部门只有依法依规履行本职工作,才能减少诸如此类矛盾的发生。
此案督查结束后,督查组组长松了口气。他告诉记者,头天晚上没睡好觉,满脑子想的都是上访人反映的情况。
他说,压力越大,责任就越大。
(原标题:用行政手段强拆地上附着物欠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