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扬中市新坝镇果农范海将向新华网江苏频道投诉称,2012年1月,他向双新村七组农户承包了总计38.5亩农田种植葡萄并建立了生态养殖园,租期10年。意想不到的是,今年8月,镇政府突然通知他,根据镇里的土地规划,要征收他所租赁的这块土地。
种地农民很“受伤”
10月11日上午,我们来到范海将所租的那块地了解情况。据范海将介绍,他在2012年初以每亩1150元的单价租下这块地后,就开始栽种葡萄树,而后逐步打造了以果树种植为主体的生态园。看着已经挂果的葡萄树,范海将说:“明年我家的葡萄树就要进入结果旺盛期了,可是镇政府却突然要征这块地,先期的投入和后期的回报严重不成比例,生态园里的其他果树和家禽又该怎么办?”
不久前,拆迁办的工作人员到范家谈征地补偿事宜,范海将认为,镇政府对部分土地进行重新规划是好事,目的还是为了老百姓今后的生活。“他们来跟我谈补偿款,我想知道这块农田是不是已经被相关部门批准用于他用,但是他们始终不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却给我一份新的土地租赁协议。”范海将说,甲方变成了新坝科技园区开发有限公司,而且租金一年要75万元,对比之前签的协议简直是天价,目的就是要逼我签掉现在的补偿协议。

时隔多日,范海将被打后额头上的抓痕仍清晰可见
范海将说,10月10日,拆迁公司的几个人又来他家商讨补偿款事宜,有个人突然把他拉到屋外,朝他脑门打。“当时我老婆被吓得不轻,我们被迫把补偿协议签了,签完字后那些人就把协议拿走了。”
葡萄园被“先期收储”为哪般?
随后,我们来到了征地主管部门扬中新坝镇人民政府了解情况,经过一番周折才采访到该镇党委宣传委员和负责拆迁的镇、村相关负责人。新坝镇政府工作人员高绍海介绍,范海将所租的这块地已经被镇里纳入“先期收储”计划,按照相关标准给予经济补偿。如果被征地的农户需要继续从事农副产品生产,可以将基地搬迁到镇政府规划的沿江现代农业园区,而且政府正在大力扶持生态农业的发展。

两份截然不同的租赁合同
根据国家出台的土地收储相关条例,可纳入土地储备范围的农用地,必须已经办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批准手续。当被问及是否能够出示相关证明材料的时候,该镇却拿不出相关批准手续,当被询问是否有使用暴力强迫被征地农民签订补偿协议的时候,该镇负责拆迁工作的一位工作人员矢口否认。
对此事件,本网将继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