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棚户区的形成与改造,与中国的工业发展特别是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密切相关,堪称一个缩影。辽宁“棚改”,成效显著,惠及民生,200多万棚户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大为提升。然而,大规模“棚改”之后,搬进楼房的居民生活、生计可持续问题更加突出地显现出来。对此,辽宁正在实践一条建立健全社区管理体制,提升社区管理与服务,创建美好家园的新途径。
两大棚户区变迁创造“抚顺速度”
北厚社区是全市首批纳入棚户区改造规划,并率先建成的棚改新区之一。原有棚户区居民1194户、2985人。棚改后新建住宅楼44栋,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共回迁居民3626户,10785 人。
新建的北厚社区居民具有下岗失业多、特困户多、老弱病残多,文化素质低、人均收入低、就业能力低的特点,社区共有低保户605户,低保边缘户95户,各类残疾人153名,下岗失业人员2729人,居民人均月收入不足170元,贫困人口高达70%。
望花区古城社区是典型的低洼地带。当时共有居民1605户,4457人,其中三分之二的住房是有五十年以上历史的棚户房。这里没有下水管道和排水沟。冬天巷道成冰路难行,雨天地面到处是烂泥溏,夏天汇集成堆的垃圾山,蝇虫满天飞,破旧不堪的棚户房,经历了七八十年的历史沧桑。这块贫脊的土地,养育了四五代矿工及子女,是抚顺市最贫穷的棚户区之一。
古城子棚户区于2005年6月开始拆迁,总户数11525户,拆迁面积37万平方米。古城子棚改新区建筑面积共计86万平方米,共有住宅楼235栋,居民16151户,是辽宁省最大的集中连片棚改新区。
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古城地区拆迁面积23万平方米,创造了轰动全国的“抚顺速度”、“棚改精神”。经过棚改,社区居民普遍产生了改善生活、获得尊严的强烈愿望,对政府和社区的期望值很高。如何科学管理新社区、促进新市民住得好、住得稳,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新课题。对此,辽宁省社科院研究员王磊认为,居民“上楼”不是棚改的终点,而是一个新起点。
下好“五子棋”打开社区建设新局面
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局面。以北厚社区、古城社区为代表的抚顺市棚改新社区通过健全社区网络、扶贫帮困到户、及时化解矛盾、提升居民素质、做好再就业工作等五种主要方式,下好“五子棋”,打开社区建设新局面。
古城社区党总支将工作人员采用区域划分的形式,推荐出12个楼院党支部书记,把社区468名党员编入12个党支部。同时社区党总支将辖区63栋楼划分为121个居民小组。先后制定了社区居委会主任岗位责任制等32项制度,形成了一张完善健全的社区党建工作网络和社区居委会工作网络。组建了196人的社区调解网络,在社区建立了365个党员服务室、民情信息员组织网络、信访接待室等工作平台。
最好的服务就是最好的管理,从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而社区“低保”工作是最为敏感的一项。北厚社区按居住地成立了评议小组,将权力下放给楼长,确保公平、公开、公正。六年来,北厚社区共为200余户困难家庭办理了“低保”,取消300余户不符合条件的低保户。古城社区针对1001户低保和358户残疾困难群体,在2007年8月成立了“爱同舟”志愿者便民服务队,社区把孤老、重残等帮扶任务交给了“爱同舟”,建立了一本“爱心档案”,档案记录了138名特困对象的所有情况及帮扶日记。社区现有志愿者千余名,他们为社会公益事业开展志愿服务。
北厚社区本着“把和睦送给别人,把幸福送给别人”的原则,在社区成立了民情接待站、综治工作站、信访工作站,利用党员的“爱心屋”等5个家庭活动站,建立了党员与居民的联系纽带,形成覆盖整个社区的民情管理网络。同时,挑选4名居住在社区的社区干部担任民情监督员,及时解决居民群众的难点、热点问题。几年来,社区共收集民情信息千余件,解决居民与物业、与供暖部门,并邻里之间,家庭内部以及楼上楼下漏水、拖欠民工工资等各类矛盾纠纷500余件,调处率达100%,成功率达99%以上。
由于居民构成差别较大,素质参差不齐,提高居民素质是管理好社区的关键。北厚社区依托文明大课堂、党校、市民学校等学习阵地,组织居民了解国情、学习法律,提高居民的政治思想素质,做到知法守法。古城社区成立五年多来,健身舞队、民乐队、合唱团、花鼓队、舞蹈队、太极拳队等十支文化活动队伍近千余人,每天活动在抚顺市最大的社区文化活动广场上。
为了把社区居民的就业创业问题抓好,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北厚社区成立了再就业培训基地,组织开展服装缝制、家政服务等免费技能培训班,共培训下岗职工1200余人,通过培训安置800余人就业。社区建立了“冬梅爱心编织分站”、“嘉旺制衣厂”等5个无围墙工厂,使下岗职工足不出户就能挣钱。北厚社区还先后组织举办多期创业技能培训班,使60余名居民开办了干洗店、馒头店、小超市、小饭店、洗发店等,居民就业率达98%以上。古城社区设立了劳动保障就业服务站。五年多来,社区共开展各类就业培训87次,3680人实现了再就业,就业率达到9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