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银川6月2日电(记者 赵倩)陡峭的山坡上依稀还可以看到土坯房的残垣,而昔日裸露的黄土地已被低矮的树苗扮绿。地处中国西北生态脆弱区的宁夏正在实施一项大型生态建设工程,对一千多万亩移民迁出区土地进行生态修复。
“这里种的以山桃、山杏、柠条等本地树种为主,成本低,也易成活,你看这是去年秋天刚栽的,加上今年雨水好,树木的成活率在90%以上。”宁夏固原市彭阳县林业局项目办主任袁国良指着不远处的山头告诉记者,彭阳县是宁夏生态移民规划的重点区域之一,计划5年内修复土地64万亩。
包括彭阳县在内的西海固地区是近些年宁夏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的重点区域,因为这里曾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据自治区林业厅介绍,自2001年开始,宁夏先后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移民、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和“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到2015年移民迁出区退出土地将达到1271.1万亩。
“生态移民迁出区基本都是重要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生态区位极为重要,如此大规模的移民搬迁、土地退出,若不及时采取植被恢复措施,容易造成大范围、高强度的水土流失。”自治区林业厅厅长王文宇说。
2013年至2020年,宁夏将对生态移民迁出区1272.1万亩土地实行生态修复,逐步实施房屋拆迁及废弃物填埋、林业生态修复、草地恢复、水土保持四大工程。
袁国良说,迁出区多为黄土高原丘壑地形,水土流失严重,以前农民种粮食也是靠天收,小麦平均亩产一两百公斤,干旱年份连成本都收不回来,这样的生产生活方式既给农民生存带来挑战,也不利于生态建设。
按照计划,到2017年,宁夏移民迁出区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将得到初步控制,森林覆盖率将达16%,植被覆盖率达到56%;到2020年,移民迁出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显著增强。
除了渐浓的绿意,西海固的生态修复也蕴含着“商机”。据了解,包括泾原县、隆德县、西吉县等在内的六盘山一带于2000年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旅游扶贫试验区”,近些年当地以“高原绿岛”为品牌的生态旅游已有起色。
固原市旅游局局长张宗信说,西海固地区发展工业或农业都不具备优势,随着当地生态的进一步修复,可以更好地将生态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打造“避暑游”“洗肺游”等理想的旅游目的地,这不仅能带动农民增收,也会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